完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完美书屋 > 装乖惯犯 (1v5) > 13春会第二日

13春会第二日

    在朱倪回到a场的路途中,刘瑟尔果然叫住了她。而朱倪在她身边蹲下,双手放到她的膝盖上,抬起纯良的眼睛,打开面板给她看大学公众号。
    “我是想为本科论文开始做准备,”朱倪这样起了个头,再小小地解释了一下“研究内容”以及导师的建议,最后说,“不会和你起冲突啦,渠道也不一样,千万放心哦。”
    刘瑟尔接受了这套说辞。她们平时交集不多,但她对朱倪观感还行,知道她确实是个用功刻苦的人,即便有耍心机的嫌疑,那也是花费了比所有人更多的精力去做一件可能不讨好的事情。
    所以她拍了拍朱倪的手,微笑道:“明白了,那一起加油。我先去找丁教练啦。”
    “嗯嗯!”
    朱倪在看完最后一场比赛后乘车回家,路上收到了冯睿和丁博庸两位教练的消息。
    冯睿很平静地告诉她有时间会读,没有对发布的渠道产生疑问。丁博庸从主办方那儿拿到明日的比赛时间后就来联系她,告诉她叁中的队伍大概几点会抵达体育馆。
    一切都顺利到不可思议。
    就连她的这篇公众号文章也获得了不错的热度,比起她之前查看时多了很多评论和转发,阅读量也在蹭蹭上升。
    翌日,睡眠充足、心情舒快的朱倪化了淡妆,拉直头发,打扮得十分文静淑女,又不会太时髦惹眼。
    吉星叁中被安排在了十一点半的场次,和北原国际撞车,依旧在a场和b场。他们与下午叁点在d场比赛的宝海十一中恰好错开。
    春初排的记者小组延续了昨日的二人配对,重新抽签决定大家今天负责哪个场。
    朱倪抽到了d场。这里一共六个比赛,十一中会是最后一个。
    昨天她就和王惠泽谈过今天她会缺席一阵子的事情,让他睡到十点多再够来,她来负责九点半和十点半的两场。
    缺一个人时虽更忙碌,但也并非不可胜任。
    写稿子的最大用处是为了制作成博客新闻,把文章上传到专门的软件便能自动被ai识别朗读,很受视障人士的欢迎。
    短视频面向不看全场,只需要精华剪辑的群众。这个任务部分由ai完成,比如ai能够识别扣杀、飘球等技巧,后续仅需人工调整检查,再自行添加音乐和字幕。
    要观看全场要么付费入体育馆,要么付费看春会官网上的录播。因为u16基本上由大二学生们包办,专业程度不算特别高,且u16不太热门,所以价格其实很低。
    朱倪本来打算一边关注镜头运用,一边在面板上盲打字,但王惠泽却还是在九点半之前来了。他甚至看起来很不好意思,轻声道:“嗨。”
    她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面上带惊,稍稍捂嘴,很快弯眼笑道:“你怎么现在就来了呀。”
    王惠泽脱了外套,说:“还是两个人一起更有效率。”
    朱倪又道了一次歉,二人推拉了一会儿,随即心照不宣地开始忙起手中的事。
    d场第二局比赛在十一点十五分结束。朱倪与王惠泽道别后拿着东西迅速转移到a场,看到球员们已经开始绕着场地跑步热身,而丁教练见到她则举起战术板打了招呼。
    和冯睿不同,丁博庸热情地让她融入进叁中的团队,先是给她讲了下他们的基本流程,然后在球员们跑完后拉伸时一个个的给她介绍了一遍。
    少年们好奇地打量她,在听见丁博庸说“把她当做今天的助理教练”时,有人发出很夸张的怪叫,有人神色毫无波动,也有人友好礼貌地向她打招呼。
    侯宗煜属于最后一种。好脾气加强实力,怪不得能担任队长。
    朱倪虽然也没想到自己会是这个定位,但接受能力良好,摆出温柔的笑脸介绍了一下自己,让他们直接喊自己的名字就好。
    全队最矮的男生都要比她高半个头,更别说身为主攻手的侯宗煜。十四五岁的少年即便尚未摆脱稚嫩,但高大的身躯绝不会让成年人轻视。
    所有人陆续开始做垫球训练,而侯宗煜抱着一颗球,猝不及防地转向朱倪,问道:“对了,我昨天就在想,你应该会打排球吧?”
    “会打一点,不过昨天……?”
    侯宗煜爽朗地微笑:“因为你挡球的姿势特别像单手救球。”
    原来如此。
    她莫名从他眼里识别出了仰慕。不待仔细解读,他便先告辞,与队友继续训练。
    由于丁博庸对待她的态度更加亲切轻松,朱倪也自发地提供了更多服务,比如帮队员们捡球。同时她一心二用,但凡注意到什么有意思的细节就对着智能手环说话,让它传到面板上转换成文字。
    公立与私立学校自然有很明显的资源区别。教练这方面就不用说了,吉星叁中连初中部都能有专业教练指导已经算特例,宝海那样被半吊子的学姐学长带队才是惯例。另外自然还有赞助商、训练设备等区别。
    即便如此,公立学校依旧更经常霸占春排的前五。
    在朱倪的“论文”里,基于两所学校的巨大差异,成果更像是描述性研究。
    现在把研究案例换成势均力敌的吉星叁中和北原国际,她可以更好地做比较,并且根据上一篇得出的结果,继续探索“为什么在春排里,公立学校的表现优于私立学校”。
    她盯着叁中的球员们的垫球高度,又回想起宝海十一中的训练场地,走到丁博庸身边问了几句话。他的回答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的想法,立刻写下笔记。
    公立学校使用的体育馆大多屋顶不够高。这意味着球员们在训练时会更加注意接球的技巧,避免球弹到屋顶。
    而私立学校大多有专门的体育馆,甚至专门的排球场。球员们适应了很高的屋顶,接起球来越高越好,让二传有更多时间跑动。
    听上去私立学校占尽优势,实际上公立学校的球员却能做到更精准的传球,尤其是最顶尖的那一批。
    所以今天叁中又赢一场比赛也毫无意外。他们一定会进决赛的。
    因为要把场地让出来给下一组选手,朱倪便跟着叁中的人一起去到更衣室,听教练说些赛后总结。
    宽敞的更衣室被近十个高个子占领后忽然显得拥挤。比起汗水味,更浓郁的是青涩的荷尔蒙。
    喘着粗气的、流着汗珠的、一片红粉的人脸。如火焰般绚丽鲜艳的橙色球服。宽肩抬起,从下巴尖擦到下颌骨,让布料吸收水泽。弯腰拉扯完白色长袜,手掌重新覆盖到结实的大腿上。在倾听时无意识地掰动手指,发出响亮的“喀喀”声。
    被注视的人倏地看了过来。
    朱倪移开了眼神。
    丁博庸让每个队员都说一句对比赛的感想,总结做得好和没做好的地方。于是朱倪又正大光明地看了过去,只见侯宗煜作为队长率先开口道:“我今天进攻的手感不错,当然这是我们家二传的功劳。”他对旁边的人露齿微笑,随即扭头望向教练,“没做好的地方还是您来说吧。”
    然而丁博庸突然朝朱倪看去,鼓励她这位“助理教练”说出自己的看法。
    朱倪思索了片刻。
    她这两天看了不少比赛,见识到了不少优秀主攻手。但很多主攻手在前排打得越凶,在后排接球就接得越差。
    侯宗煜强就强在他打得狠,接得准,而且心态也稳。以及,他才十五岁。
    想得多,但说出口的话折半,夸得没那么直白。
    “都是好话啊,”丁博庸故意拉长了脸,“这可不行。”
    “那我就说一个我观察到的缺点吧,”她措辞委婉,“鱼跃接球还可以再好一点。”
    丁博庸对她笑着点了点头,然后面无表情地朝侯宗煜举起战术板,在上面画了几笔。
    “岂止是鱼跃接球的问题,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你遇到网上滚边球的反应还是那么慢!都跟你说了要往后场传,你把球直线往上打有什么用?还离网那么近?打算给对面也来个滚边球?”
    笑眯眯的教练摇身一变成为pua大师,噼里啪啦地对侯宗煜输出了一大堆,而对方似乎早已适应,认认真真地接受了所有批评。
    他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丁博庸一视同仁地给每个人留下了毒辣的评语,坏话是好话的好几倍。
    朱倪顿时明白了为什么侯宗煜能心态那么好。排除自身性格,这位教练一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她觉得丁博庸很有意思,出了更衣室后还和他聊了一会儿,并询问什么时候适合单独采访球员们。
    “他们待会儿计划要去市里面,估计没啥心思接受采访。你要不晚点儿来体育村吧?”他说。
    朱倪答应了,想起自己还要回d场做任务便与他道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被同桌爆炒数次后终于黑化了(追妻火葬场) 师尊每天都在勾引徒弟(1v1) 赌 (校园,1V1) 很乖(1V1 高H)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锋入(糙汉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