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完美书屋 >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 >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 第105节

继承一座植物园后/我的植物园爆火全网 第105节

    自己不爱学习,气人倒是挺有本事。
    不过后来对方认错态度良好,小姨也拿了东西上门,两家关系不错,陶晓晴当然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只是顽劣的印象依然挥之不去。
    今天这番话着实令她惊讶。
    这还是那个让小姨头疼不已的表弟吗?
    苏彤欣慰地道:“是啊,的确不一样了。多亏你推荐花间集,昊泽很喜欢这里,也很喜欢这些植物。”
    今天来科普馆是她做得最正确的决定。
    寒假一定会经常过来,培养孩子的兴趣。
    ……
    陶晓晴两人从花间集离开时,已经到了下午2点多。
    5次的答题次数已经全部用完,投影厅也去了两次,等到游客人数显得拥挤时,她才意犹未尽得踏上回家的道路,并和唐晶晶约好了明天再来。
    花间集的科普馆完全超乎了她们的想象。
    两人坐车回去的路上一直在讨论,越讨论越激动。
    今天感受到的新奇体验比去年一整年都要多。
    无论是序厅的生命之树与花间集的3d模型,还是后面摄影作品展厅、濒危植物展厅、体验区以及投影厅,每一个展厅都令人印象深刻。
    设计新颖,科技的互动让人充满震惊,同时带来绝佳的体验感,简直完美。
    最重要的是无形之中加深了对植物的认识。
    这才是花间集厉害的地方。
    “明天我们早点来,先去答题区。”陶晓晴开始畅想明天的流程:“植物插画我还没体验过,人实在太多了,这次刚好一起。”
    “对了,我给你看个东西。”唐晶晶想到这里,神神秘秘地拿出手机,点开保存的作品给她看。
    一幅虞美人、一幅万寿菊、还有一棵罗汉松盆景。
    “这些…都是你画的?”陶晓晴一眼就看到了左侧‘唐晶晶’的署名,目露震惊:“你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
    虽然笔画和色彩简单,但描绘和创作是两码事。
    而且这一看就是大师的作品吧,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植物的形态,栩栩如生。
    可为什么署名是唐晶晶?
    “是我画的。不过很简单,屏幕上有光点,手指跟着它移动就行了。”唐晶晶眉眼带笑:“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作品,还有作品集。”
    陶晓晴愣了一下。
    每个人都有。
    这也太棒了吧。
    拥有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对于普通人来说吸引力十足。
    自己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不够郑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作。
    但以插画的形式进行署名,然后一起存放于相册之中,便有了极强的仪式感和满足感。
    我的老天,花间集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明天必须体验一下。
    科普馆第一天闭馆后,花间集的留言区一片火热,都在感慨今日的奇妙之旅。
    “谁懂,刚来到序厅就被震撼到了,6000多年的古银杏和5000多年轩辕柏,古木参天、枝干浓密到看不到顶,不愧是生命之树!”
    “我也是,哈哈。我和我妈一起过来,我说这两棵树是假的,她根本不信(笑哭),太逼真了。”
    “摄影厅的景色也非常逼真,明知道是假的也不敢从王莲叶子上下来。”
    “对对对,我都是站在最中心,唯恐掉水里,23333。”
    “看到圆盾猪笼草的时候才真的惊到我,仿佛一瞬间就去了婆罗洲的原生态环境,尝试着伸手,居然真的摸到了笼子!
    有没有哪个大佬解释一下,这到底怎么做到的?”
    “应该是一种感官模拟,元宇宙概念体,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灵敏度,目前仍在研发之中。”
    “卧槽,这么牛!反正我在其他地方没见过。”
    “没见过+1”
    “不止这个,好多科技我都没见过,这次真是长见识了。”
    除了讨论高科技和虚拟场景,还有大量游客对植物印象深刻。
    “走灭绝植物阶梯的时候我都要哭了,看着那些灭绝的植物在眼前枯萎,好难受啊,呜呜呜呜。”
    “我也。中间一度想下去,幸好上面的都活了,印象特别深刻,到现在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
    “刚才去查了下,像普陀鹅耳枥等濒危植物都被保护起来了,大松一口气。”
    “你们有人去看‘野生古银杏的演变’吗!卧槽,震惊我100年,能存活下来太不容易了。”
    “呜呜,没看到。我去的时候人太多,工作人员都不让进了qwq”
    “看了!四次物种大灭绝,简直无法想象它们怎么活下来的。”
    “看完特别触动,很想为它们做点什么。”
    “有什么濒危植物保护组织可以捐款吗,虽然我捐得不多,但很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我也是。”
    ……
    与此同时,w市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花间集科普馆’刷屏了。
    尤其是带着孩子去体验的,发现孩子一个个兴致高昂,待在里面就不想出去,根本不用大人关注,自己就玩得很high。
    这里的科普不是死板的介绍和单一的展出,而是将科普灵活地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之中,采用各种新颖的方式呈现,让孩子在惊叹的同时对植物有了认识,产生兴趣,学习氛围浓厚。
    每一位家长皆对此欣慰不已。
    “我家的大宝说要给猪笼草抓虫子吃(笑哭),今天回来真的在花盆里抓虫子,还说要栽一棵银杏树,不能让它们灭绝。”
    “孩子特别喜欢花间集,哪怕排队都要去答题,说有鲸鱼为他鼓掌,明天还要去。”
    “今天囡囡在科普馆待了一下午,走的时候差点哭了,说不想走。他爸爸哄了好久才肯离开,明天肯定要继续过来的。”
    ……
    苏彤所在的家长群里也是一片讨论声。
    寒假一到,放假后都没什么人说话,今天却一反常态地活跃起来。
    “花间集植物园新开了科普馆,可有意思了,别说女儿,我自己都想去,那里的布置就跟未来科技空间似的,大开眼界,推荐给你们,”
    “我今天也带雨航去了。
    臭小子本来说没意思,要在外面等;没一会儿就找不见人,原来在摄影展厅。跟着旋转屏幕把所有作品看了一个遍,叫他都不出来,啧。”
    苏彤以往在家长群里发言不多,这次却忍不住想要分享:“我家昊泽看了古银杏的影片,出来就说以后要当植物学家,要保护银杏树,把我都给惊到了。”
    “这孩子觉悟很高啊。”
    “当植物学家好,科研人才!”
    “好好培养,没准以后真会进入这个领域。”
    “和我家女儿想的一样。
    她从濒危植物展厅出来之后也说要当植物学家,保护野生兜兰。当时我听到的时候那个欣慰,她还是第一次说出这番话,说明真的喜欢上了植物。”
    “花间集植物园是吧,我明天也带儿子去看看。”
    “我也去,到时候一起。”
    “行。我听说人很多,咱们早点去。”
    今天是科普馆第一天开放,叶晗一直在关注相关消息,确认效果如何。
    闭馆之后,王芸负责统计数据、梳理大众的意见和反馈;柳艺则查看公众号和其他社交媒体的动态,以防有不好的评论散布。
    然后柳艺发现,留言区的讨论度和参与度都很高。
    这才第一天,便已经有数百条新评论出现,单条留言下方又有十几条回复和讨论,有的多达数百条,讨论得热火朝天。
    这种情况之前也有过,但大多是上了热搜后闻讯而来,在置顶的留言下有大量评论和探讨。
    从未出现过开放第一天就如此活跃的现象。
    不过柳艺觉得很正常,当时他们刚去的时候也被震惊得缓不过神来。
    等过了这几天,园长说闭馆后她们随时可以进去体验。
    嘿嘿,这就是为花间集内部员工的福利,其他人知道了估计会羡慕死。
    柳艺心情颇好的点开视频号与其他的社交软件,发现这里也都是铺天盖地的宣传和赞誉。
    各种词条和信息比她想象中还要多,连续翻了七八页都没翻完。
    “我去!”她猛地睁大了眼,这是…商量好的吗?
    花间集的科普馆别具一格,集科技、体验、交互、视觉效果、科普为一体,没有任何一个景区的科普馆是这样的形式,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开创了先河。
    里面的很多互动设计一般人想都想不出,更别说将它实现。
    而且运用的技术非常先进,3d裸眼技术、数字化交互技术、元宇宙相关概念、vr虚拟现实……
    哪一项都是目前最尖端的科技,进入的游客有95%以上都未曾接触或体验过。
    新奇的体验感加上独一无二的设计、先进的技术,一些敏感的自媒体和大v已经嗅到了爆火的味道,纷纷开始抢占先机,以此来博取流量。
    这时候拼的就是速度和敏锐度。
    #花间集科普馆|大型沉浸式科技体验#
    #花间集科普馆|大写的震惊,三小时出来算我输!#
    #花间集科普馆|新晋遛娃圣地,整个寒假将由花间集承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被同桌爆炒数次后终于黑化了(追妻火葬场) 赌 (校园,1V1) 师尊每天都在勾引徒弟(1v1) 很乖(1V1 高H)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锋入(糙汉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