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完美书屋 > 六零之囤货强手 > 六零之囤货强手 第149节

六零之囤货强手 第149节

    楚沁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她对今年的天气也有点猜测。
    骑着车,进入静水庄。
    静水庄的地果然多,脱氧磷肥炉在静水庄的村口荒地里遍地开花。
    楚沁觉得杨兵队长也挺明智的,他竟然把脱氧磷肥炉安置在村口。
    不过也是人家地盘大,家大业大自然能找地方安放。
    像是他们高树村,村口除了山还是山,难不成要把脱氧磷肥炉放置在山坡上?
    楚沁感慨:静水庄真是得天独厚啊。
    难怪韩队长时不时就心头发酸。没办法,都是邻里邻居的,但人家命好,酸也很正常。
    进入静水庄,就能看到屋子争气的坐落在村里的一片平坦土地上。
    静水庄的村落规划的也好,阡陌交通,普通棋盘般排列。
    原主算是半个静水庄的人,楚沁很容易从记忆中晓得村子的规划是几十前一位老举人规划出来的,算起来那位老举人还是杨家的人。
    楚沁进村后直行,接着拐个弯,顺着一个两边都是平坦田野的小路径直来到杨小舅家。
    杨小舅正在挑水,看到她把水桶“砰”地放地上,等看到她自行车后头绑着的竹筐时捂着额头震惊问:“你真是,别人我说你又……”
    楚沁无语摇头:“想哪儿去了小舅,我难不成就不怕死吗?”
    杨小舅肯定是以为她又上山了,现在正是冰雪消融时,连乡间小路都滑,别说山道了。
    而且雪还没彻底化,就是彻底化了还得太阳晒几日,否则泥泞不堪。
    杨小舅面带怀疑地看着她,心里还是有点儿不信。楚沁在是否上山这件事上的保证或者发誓,并没有让人信任的资本呢。
    楚沁要晓得杨小舅是这么想的,肯定要大喊冤枉的。
    只是她确实骗了好几回杨小舅,现在人家不信也正常。
    杨小舅帮忙把她的竹筐解开,搬到院子里去。
    他家隔壁住的是他的堂兄弟,也是原主的堂舅。
    再边上就是队长杨兵,对面则是杨小舅的表叔,是原主的叔公。
    这一圈子都是杨家人,这才使得楚沁经常带着东西来杨小舅家,而楚沁“财大气粗”的名声没有传出去。
    “楚沁又来啦?”杨叔公坐在院子中,身上穿着军绿色的棉大衣,裹得紧紧的,手上还提着铁做的火笼。
    “二叔公。”楚沁喊人,“您身体咋样了,我听人说你去了趟县城医院,您可得注意身体。”
    杨叔公笑笑:“好着嘞!”
    杨小舅微微诧异,而后就是欣慰,楚沁竟然也懂得怎么和长辈打招呼说话了。
    杨叔公老神在在地看着舅甥两人,看着两人进去的背影忽地一笑。想到自家儿子跟着小兴东跑西跑,一天到晚儿也不知在搞啥,但每每总能拿着好东西回来,就晓得这些个小辈合着一块干事业了。
    楚沁进入屋中,把竹筐上遮盖鸡蛋的稻草掀开,露出里头满满当当的鸡蛋来。
    杨小舅:“……”
    他心里有些震撼,又有些难以置信。
    “你这些蛋从哪里来的?”他恍惚问。
    只见楚沁看了眼门外,压低声音说:“去年我家不是养了好些鸡吗?”
    杨小舅点点头,楚沁养了十多头。
    楚沁继续说:“这些鸡后来说要杀了嘛,说是不能养这么多的。但我这些鸡一天至少都能下一个蛋,有时候一只鸡下两个蛋也是有的。”
    杨小舅嘴巴张张闭闭:“所以你没杀?”
    楚沁镇定地点点头,“我养在我家后山丘那里了,就是我爹埋的地方嘛,您晓得的,那里只能从我家后院爬上去。”
    杨小舅真不知道该说啥了,挠挠脑袋……说实话,还挺想夸赞楚沁一句的。
    胆子够大啊,像他!
    杨小舅不由得问:“所以你家现在还有鸡?”
    楚沁摊摊手,叹气:“没啦,已经杀了几只鸡了。这场大雪来得急,就差没把鸡冻死,当时我就只能杀了。”
    杨小舅也觉得有些可惜:“这场雪下的不是时候。对了,你都有多少鸡蛋?”
    楚沁说:“家里还有半竹筐。我这里是242个,家里应该也差不多的。”
    杨小舅道:“那就是将近五百个。”
    楚沁点点头。
    看来杨小舅对这个说法接受良好,那么她就把剩下要卖的半竹筐鸡蛋也过个明路。
    杨小舅脑袋急转,鸡蛋是好东西,可不能贱卖了,他得想法子卖个好价钱。
    楚沁又道:“小舅,我还是想换粮食的。”
    杨小舅愣了愣:“你家粮食可不少,还打算继续换啊。”
    单单是经他手帮忙换的粮食就够楚沁吃一年的了,楚沁工分又是高树村头位,可见分到的粮食有多少。
    楚沁很肯定地点头:“多多益善。”
    杨小舅不解:“你就这么缺粮食?”
    楚沁眼里透着奇怪:“这话说的,小舅你不缺粮食啊。”
    “还有,”楚沁顿了顿,继续说,“我建议你今年能多囤点粮食就多囤点粮食,这话你若是哪天去花溪,也帮我跟大姨说声。”
    杨小舅悟了,笑笑:“你是怕今年收成会不好吗?没必要这么担心,你家里已经有这么多的粮食了,再不好也不会到饿死的地步。”
    楚沁怜悯地看着他:“小舅,这事你就听我的吧,今年的天气是这种鬼样子,老人都说收成是不会好的。那万一……明年还是这个样子呢。”
    她说着摇了摇头,脸上无端透出点看破红尘的意思来:“我觉得太有可能了,正月初一就塌了好些人家。我听村里老人说过从前的□□,他说……□□前就和眼下的状况有点相似。”
    杨小舅心里莫名砰砰跳,楚沁的表情有点吓人,他被吓一跳。
    “行吧,你别想这么多,都是你自己猜的,我帮你多换些粮食就是了。”杨小舅赶紧说道,“我也会多换些,你这么说得我瘆得慌。”
    说着,搓了搓手臂。
    楚沁咧嘴笑:“行吧。”
    杨小舅把鸡蛋收下,楚沁忽然道:“小舅你拿20个自己留着,我家不缺蛋。还有对面的叔公,同样也给20个吧,他前段时间不是生病了吗。”
    杨小舅这回是真惊讶了:“你啥时候懂了这些事儿。”
    楚沁嘴巴动动:“我又不蠢。”
    她明摆着一趟又一趟的来杨小舅家,还带着东西,有心人总能猜出他们舅甥两在干啥。
    再者,这位叔公在金金和金玉改姓上可出了大力呢。他和花溪那边有点交情,走动几回才把金金和金玉的姓给加上了杨。
    杨小舅也想到这茬,点点头道:“是了,我差点忘了这回事儿。”
    “不过你给二叔公了,那你小盛堂舅那边也得给,你三奶奶还在呢。”
    这位也是长辈,就是不常出门。
    楚沁“哦”了声,猛地发现原来自己头顶上还有这么多长辈。
    还好她不需要走礼,否则单是走礼这事儿就能把她搞昏头。
    杨小舅却道:“你不能这般想。我看你自己是慢慢立起来了,你要是想让人家把你当个大人看,就得把你爹妈当年的走礼单子拿出来,你爹妈结婚办喜事时旁人给多少都有记录的,你自己得上心。”
    楚沁:“……是吗,那算了,我还是不当大人了。”
    杨小舅表示无话可说。
    果然,楚沁还是那个楚沁。
    楚沁分了60个鸡蛋出去,剩下的都给杨小舅换粮食了。
    鸡蛋很好换,而且耐放,杨小舅就没急着去换。
    直到三天后,等楚沁把剩下半竹筐的鸡蛋又送来后,杨小舅才带着鸡蛋去县城。
    胡威瞪眼:“你这是把你村儿的鸡蛋都给收了吧?”
    杨小舅吃力地竹筐放在地上:“咋可能,都收了不止这些。来处你就别问了,特别干净,我记得你这边有几个要鸡蛋的?”
    胡威点点头。
    杨小舅:“我这次还是不换钱,换点稻谷和小麦吧。”
    胡威没多问,很明显就是给鸡蛋的人指定要粮食:“行,我帮你多换点。”
    杨小舅在他这里待了会儿,要走时忽然想起来楚沁说的话,转回身不禁道:“你说,我要不要也买点粮食存着。”
    胡威数鸡蛋呢,头也不抬:“你家在大队,能分粮食,怎么还要买点粮食存着呢。要买也得是我买啊,我只能吃那点固定粮。”
    杨小舅被楚沁说一通后心里怪怵的,说:“那咱们就都买点吧,今年收成怕是会不好。”
    他家里有钱,又有渠道,买粮对他来说不是一件难事。
    从胡威家里出来,骑着车回村。
    路上遇见一辆驴车,定睛一看,竟然还是高树村的驴车,他看见了赶车的老郑和正在照顾爹妈的黄豆子。
    “老郑!你这是打县城医院回来啊。”杨小舅骑车骑到他身边喊道。
    “杨小兴?你小子也跑县城去了。”老郑惊喜道,虚虚挥舞着鞭子,“我去县城是有正事儿干,你去县城就是闲逛吧。”
    杨小兴“嘿”了声:“我咋就没有正事儿?”
    他又看看驴车后边的人,问:“你村里的这回都接回来了吗?”
    老郑脸上笑容淡了几分:“都接回来了,都要过去一个月了,哪里还能继续住着。”
    这次人可是差点就没救回来。
    杨小兴又问黄老叔:“黄哥啊,你身体现在咋样啊。”
    黄老叔有气无力靠着稻草垫道:“没事,我这条命阎王爷暂时收不走。不是有句话,祸害遗千年嘛。”
    杨小兴讪讪,怎么还自己骂自己呢。
    只是这话说得可太对了,惹得杨小兴看黄豆子的眼神中都透着浓浓的怜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被同桌爆炒数次后终于黑化了(追妻火葬场) 师尊每天都在勾引徒弟(1v1) 赌 (校园,1V1) 很乖(1V1 高H)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锋入(糙汉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