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完美书屋 > 六零之囤货强手 > 六零之囤货强手 第172节

六零之囤货强手 第172节

    虽说张飞燕就说过,但当时楚沁以为也就这几年,但现在看来怎么的也得持续十年以上啊。
    不过这些事暂时影响不到楚沁,楚沁想了想也就抛在脑后。
    她现在就琢磨着怎么躲过下一波收铁器的事儿,在她看来,这铁器大概率还得收。
    太阳渐大,天气渐热。
    这工上得是越来越没意思了。
    你贪黑起早辛辛苦苦忙活一年,所获得的粮食就那么点儿……
    不管旁人咋想,反正楚沁这种只看结果利益为重的是不太受得了。
    难怪在古代常闹灾的地方精耕细作就是一句屁话。
    你精耕细作一整年,洪水一冲,放眼望去啥都完了。
    就算剩下点,还不够收税的。
    不如放弃,然后出门乞讨,等着赈灾。
    楚沁前阵子在县城废品收购站里收到一本书,里头介绍凤阳花鼓,就看到这番比较新奇的言论。
    凤阳花鼓,就是经常受灾的地方的百姓外出趁食时流传开来的,楚沁觉得自己现在也共情这些灾民了。
    看着这些明明日日都有挑水,甚至还有撒化肥,却依旧不争气的庄稼……她想躺平。
    哎,真想躺平。
    楚沁即使心里这般想,但既然上工了,该拿的工分还是得拿,毕竟时间都花了嘛,当然要利益最大化。
    她今天的工作是撒化肥,又是她最讨厌的拔稗草和撒化肥环节。
    可怕的是今年天气比去年还热,经过高温烘晒,那味儿真的绝了。
    楚沁累得要死,难得中途休息,坐在田埂边的大树底下乘凉,休息得差不多时回家喝绿豆汤,顺便把煮得久的菜先放锅里慢慢煮,等回来时就能吃。
    做完这些,楚沁继续上工。
    就算如此,她每日最低依旧能拿13工分,惹得村里人直呼她也算是另类的奇葩了。
    人比人气死人,她拼命的时候能拿15工分,优哉游哉的时候还拿保底的13工分。
    羡慕,羡慕得眼红。
    傍晚,绚丽的晚霞犹如绸缎,在天际处留下瑰丽的风景。
    楚沁下工回家,正巧碰见从村口回来的知青三人。
    韩队长给他们放了两天的假,是给他们收拾行李调整自己和购买所需物品用的。
    看样子这几位知青今天是去县里了,因为楚沁看到江冉手上有包裹。
    楚沁看一眼就离去,她家里还炖着酱骨头呢,得赶紧回家吃。
    此刻的江冉也没意识到刚刚碰见的人就是自家爷爷说的那位小友,她心里也正思索着要不要去找找楚沁呢。
    今天是她第一天来,还没找村里人问楚沁是谁,住在哪儿。
    等等就问吧,江冉心道。
    当事人楚沁已经回到了家,每天的这个时候是她最喜欢的时刻。
    理由质朴,因为这时候离第二天上工的时候来得最远嘛。
    她先到食堂打饭,打饭时碰到两位从静水庄回来的知青带着其他三位新知青来打饭。
    楚沁和两位老知青点点头,就算是打招呼了,她和他俩还算熟悉,有时候看书看不懂,也会找这两位老知青解答。
    老知青中的女知青阮白薇看着楚沁离开食堂的背影示意江冉,说道:“你不是问我谁是楚沁吗,她就是楚沁,也算村里的风云人物了。”
    江冉震惊,盯着楚沁离去的背影牢牢看:“原来她就是啊。”
    楚沁端着饭盒回家,今天的饭有点糙,是野菜饭,配着炒茄子炒豆角,楚沁都给小白吃了,还给小白一块煮熟却没有酱过的肉。
    “吃吧吃吧。”
    看着小白吃得喷香,楚沁心情也不由得慢慢好起来。
    她给自己盛了碗地瓜干饭,然后配着炒青菜和酱骨头,埋头吃得比小白还香。
    酱骨头中骨头用的是猪筒骨,酱用的是她大姨给她的大酱。
    杨大姨果然是个会做菜的,有一门顶顶好手艺,就是做酱也做得棒极了。
    她做的酱很香,却不会齁咸。
    楚沁酱骨头时只需要舀两大勺的酱去,骨头的味道直接提升一个档次。
    此刻骨头就炖得烂乎乎的,轻轻咬一口肉直接脱下来,而连着肥筋的那块瘦肉是最好吃的,肉香加着咸鲜的酱香,再配上裹在外层的浓郁的酱汁,那味道一绝。
    楚沁一口肉一口饭,有点腻的时候就吃一口清炒青菜,或者夹两根辣萝卜。
    酱汁顺着流在碗里,浸入米饭中,惹得米饭也沾上酱香。
    楚沁最喜欢肉汤拌饭了,端起碗唰唰两下就把米饭吃完,“哐”一声放下,这一顿实在满足!
    但还没完呢,筒骨里有骨髓,这才是筒骨的精华。
    楚沁把香喷喷油滋滋的骨髓吸出来,吸不出来的就用筷子扒拉出来。
    “太美味了。”
    楚沁砸吧几下嘴巴,嘴唇油润润,发出满足的喟叹。
    —
    知青们今日打饭回知青院去吃。
    两位老知青本就想在知青院吃,但原先整个知青院就他们两人,不太方便。
    但现在多三人,能一起聚着吃当然好。
    江冉边吃饭,边问阮白薇关于楚沁的事儿,她对这位风云人物实在好奇得紧。
    其实阮白薇也不知该如何描述,想了想,又顿了顿:“其实你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就能晓得了,她是个很独来独往,喜欢清净的人。”
    楚沁不经常在村里走动和人聊天说话,但关于她的话题却时不时出现。
    她痛打两位壮年贼和勇冠全村,夺得15工分一次次刷新记录的话题也属于常青树,经久不衰的那种。
    江冉点点头,心想那自己还是不要贸然登门了,人家喜欢清净。
    喜欢清净的楚沁这会儿正琢磨着要不要答应和楚婶儿一起去机械厂看看的事。
    机械厂也不知道建设成啥样了,和楚婶儿的目的不同,楚沁是想去瞧瞧这般大规模的一座机械厂是怎么从无到有的。
    只是还没等楚沁决定要不要去,从公社回来的韩队长就通知道:“这阵子尽量别出门,实在没办法了,也得给找陪同人,一个还不够,最少要四五个才成。”
    黑夜。
    打谷场周围插着火把,火把照耀出来的光芒能将整个打谷场笼盖,使得大家都能看清楚周围人的表情。
    楚沁左顾右盼,无一例外,皆表情凝重,神色肃然,大多都猜到是因为什么。
    无非就是因为灾民。
    是的,那处地方还有灾民。
    是灾民没有走吗?
    其实也不尽然,大部分是走了,还留下一小部分。
    按理来说这一小部分也不能成事儿,奈何灾民不是一两批来完就不来的啊。
    现在那片空地上整整生活着八百多的人,这可是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韩队长皱眉道:“消息灵通的人大约也都晓得了,花溪那件事一出来,县里就派出公安去守着,但是咱们这里山路多,守那么几条大路是没办法的,你们自己还得警醒些。”
    楚沁:“?!”
    她嘴巴微张,瞪眼表示不解。
    晓得什么?说清楚啊,她不晓得。
    索性有人帮她问了:“队长,花溪发生啥事儿啦?”
    队长还没说话,张婶儿大嗓门就说道:“竟然还有人不晓得,花溪的一个小孩没了,在村口的路上玩时没了。”
    楚沁悚然一惊。
    这里没了的意思,应该是被拐走了。
    “嚯,也就是说有拐子生事儿!”那人惊讶道,心想回家后得教育教育自家孩子,让他没事少出村,这阵子又有拐子了。
    张婶儿叹道:“说实话,若只是单纯的被拐子拐走……那都算好的,怕就怕是被拐了吃,饿坏的人啥也能干得出来。”
    最要紧的是逃荒路上谁晓得这种事有没有发生呢,毕竟这年头谁家都没余粮没余钱,拐子拐了孩子卖给谁呢。
    楚沁同样想到这一层。
    她脸色微微发白,其实她并不是没有遇到过这种事。
    上辈子她就曾经见过一个小孩被抓走,不是被拐的,而是他家爹妈把他卖了的。
    那年是荒年,没有粮食,还发洪水,就连楚沁都差点饿死,她爷爷就是死在那一年。
    虽说上辈子听得多了,但这辈子听到这种事时依旧不适应,仿佛回到上辈子,全身冷得她似乎在打颤。
    韩队长交代完后就喊散会。
    楚沁缓过劲儿来,找到楚婶儿问:“婶儿,你晓得这事儿吗?”
    楚婶儿点点头,脸色也不好:“哪里不晓得呢,不过你也别怕,是不是被人抓走……也是其他人猜的。据说公安到那里挨家挨户搜了,并没有搜出什么来。”
    楚沁微微松口气:“那往后咱们能不出去尽量还是别出去了。”
    楚婶儿也愁啊,再点头:“应该的。”
    只是……楚沁没有说出口的是,若都进行到这种地步了,即使不出去,也会有人来的。
    一个个还没断粮的村落就是大肥羊,能吸引来不少有心人。
    月色朦胧,星星稀疏。
    楚沁回到家时,深深觉得自己消息太过不通,平常还好,这种时候实在是不太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被同桌爆炒数次后终于黑化了(追妻火葬场) 师尊每天都在勾引徒弟(1v1) 赌 (校园,1V1) 很乖(1V1 高H)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锋入(糙汉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