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完美书屋 > 江楼月 > 第127节

第127节

    <h1>江楼月 第127节</h1>
    &emsp;&emsp;眼看冲突便要爆发, 白丞相忽然说了句话。
    &emsp;&emsp;“皇上新死,不要在灵前见血。”
    &emsp;&emsp;天子死曰崩。
    &emsp;&emsp;白丞相这句话极不客气,极为无礼。
    &emsp;&emsp;白将军果然停住脚步,退了回去。
    &emsp;&emsp;陈王淡声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历来史书中犯上作乱的叛逆臣子,得国不正,纵然一时窃据社稷,国祚安得长远。”
    &emsp;&emsp;白丞相转过头,淡淡道:“天命不我佑,我便自取之。”
    &emsp;&emsp;轰隆!
    &emsp;&emsp;殿外刀兵之声渐止,议政殿大门轰然洞开。
    &emsp;&emsp;为首的禁卫统领疾步而入,拜倒在了白丞相面前。
    &emsp;&emsp;.
    &emsp;&emsp;宗亲与保皇党相继被押进偏殿暂时看管起来,殿内只剩下白丞相一党。
    &emsp;&emsp;皇贵妃自侧殿走出,款款拜倒:“女儿拜见父亲,恭贺父亲心愿得偿,大业既成。”
    &emsp;&emsp;她说话时,始终保持着拜倒的动作,美丽的脸上尽是喜色,无比真挚,唯有眼睫低垂,尽数遮住眼底那丝不甘。
    &emsp;&emsp;白丞相示意她起身:“衡阳公主在你宫中?”
    &emsp;&emsp;皇贵妃道:“衡阳公主这几日去整理贞献皇后宫中遗物,昨夜没有回来,应该还在凤仪宫中。”
    &emsp;&emsp;数名禁卫立刻向外赶去。
    &emsp;&emsp;白丞相吩咐道:“先不要杀,带过来即可。”
    &emsp;&emsp;又对白将军道:“你亲自去召集城外戍卫军,严密看守皇城,擅入擅出者一概诛杀。”
    &emsp;&emsp;紧接着他吩咐皇贵妃:“你暂且留在这里,不要离开。”
    &emsp;&emsp;皇贵妃连忙应是,神态极为恭敬,眼睫轻轻扑闪,完全像是一个对父亲既濡慕又敬畏的女儿。
    &emsp;&emsp;白丞相负手望着殿上空荡的御座,以及御座旁那一滩红白交错、脑浆与血液混杂的液体。
    &emsp;&emsp;喊出那句话后,赵太监就一头撞死在了御座旁的殿柱上,殿中没有人来得及阻拦。
    &emsp;&emsp;因为他的速度很快,快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快到丝毫没有犹豫。
    &emsp;&emsp;白丞相对赵太监很熟悉,他知道这名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出身于河间城,自幼亲族俱丧,很早就进了王府,服侍当年还只是亲王之子的皇帝长大,极得皇帝信任。
    &emsp;&emsp;在白丞相的印象中,赵太监是个见人先带三分笑,任何时候行事都不紧不慢,开口前总要仔细掂量的谨慎人。所以他做事往往显得有些慢,但却从来没有犯过错。
    &emsp;&emsp;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行事温吞缓慢的太监,今日却前所未有地快了两次。
    &emsp;&emsp;他这一生或许也只快过这两次。
    &emsp;&emsp;就是这两次,直接打碎了白丞相的大部分筹划,逼得白丞相不得不提前发动宫变。
    &emsp;&emsp;是的,白丞相本来并不打算今□□宫。
    &emsp;&emsp;陈王有句话说的很对。
    &emsp;&emsp;——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emsp;&emsp;白丞相为什么苦苦忍耐数年,明明早已积蓄起力量,却仍然要做许多看上去很多余的事情,而不是直接篡位?
    &emsp;&emsp;原因很简单,为的就是名。
    &emsp;&emsp;白丞相绝对不想在史书上留下颠覆江山、篡权夺位的恶名。这不止是为了自己的死后声名,亦是为了子孙能够长久坐稳这片江山。
    &emsp;&emsp;颠覆王朝、篡权夺位,这样得来的江山,便是得位不正。
    &emsp;&emsp;得位不正意味着什么?
    &emsp;&emsp;史书上的很多故事早已经揭示了答案,几百年的一位皇帝更是直接给出了答案。
    &emsp;&emsp;——“窃位之贼,世人皆可杀。”
    &emsp;&emsp;所以史书之上,有许多看似匪夷所思的故事。譬如景氏太/祖皇帝做景国公时,小皇帝慧眼识英雄,自称年幼德薄,硬要禅位给景氏太/祖,太/祖坚辞不受,小皇帝便率领朝臣亲自出宫,来到国公府外,希望景国公为天下苍生着想,登基为帝,成为史书上的一段佳话。
    &emsp;&emsp;这些戏码好像吃得太饱也太愚蠢,但事实上,唯有披上一层虚假至极的外衣,才能名正言顺,无可指摘。
    &emsp;&emsp;白丞相是景氏的臣子。
    &emsp;&emsp;他非常敬佩景氏太/祖皇帝,很想效仿太/祖皇帝那段佳话。
    &emsp;&emsp;但很显然,这个想法现在已经破灭了。
    &emsp;&emsp;白丞相听着殿外调兵遣将的声音,心想皇帝到底是想干什么?
    &emsp;&emsp;很显然,赵太监的举动绝不可能是临时冲动,而是事先便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甚至有可能今日皇帝的死都是事先算计好的,就是为了将他逼到发动宫变的这一步。
    &emsp;&emsp;但这有什么意义?
    &emsp;&emsp;这确实会在白丞相精心维护的声誉上撕开一道裂口,将白丞相以及白家的怒火点燃。但宗室与保皇党早已衰弱不堪,即使白家声名狼藉,依旧没有能够反扑的机会,反而可能会招致白家对景氏皇族的报复。
    &emsp;&emsp;白丞相眯起了眼,双手负在身后。
    &emsp;&emsp;他不言不动,绯袍如血,自然生出君临天下的气概。
    &emsp;&emsp;亲信党羽垂手立在不远处,望见这幅景象,心中钦佩敬畏到了极点,心想丞相大人算无遗策、巍峨如山,果然是天子之相、贵不可言。
    &emsp;&emsp;这场宫变太过突然,连白丞相自己都没有事先预料到。只是他思虑谨慎,令忠诚于他的那部分禁卫军时时待命,才能顺利发动宫变,险险取得了胜利。
    &emsp;&emsp;京城外的驻军调进来需要些时间,白丞相手下的禁卫人数虽多,控制整座皇宫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此速度比预想中慢了不少。
    &emsp;&emsp;等到亲信将司宝局中的天子六玺捧到白丞相面前时,殿内所有人都不由得心潮澎湃。
    &emsp;&emsp;然而白丞相极为冷静。
    &emsp;&emsp;他只淡淡扫了一眼盛在匣中的天子六玺,直接问:“传国玉玺在何处?”
    &emsp;&emsp;殿内心潮澎湃的人们迅速醒过神来。
    &emsp;&emsp;六只盛放玉玺的宝匣静静摆在托盘中。
    &emsp;&emsp;却少了最重要的那个。
    &emsp;&emsp;历代以来,天子六玺多有失散零落,许多开国皇帝都曾经命人重新铸造,但唯有传国玉玺代代相传,不可更替。
    &emsp;&emsp;因为它是世间第一位皇帝所铸的第一枚玉玺,拥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emsp;&emsp;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世人来说,天子六玺代表皇权,而传国玉玺则意味着皇权本身。
    &emsp;&emsp;皇贵妃神色微动。
    &emsp;&emsp;她知道那一晚皇帝将传国玉玺递到了衡阳公主手中,她以为那夜宗亲朝臣出宫之后,这方传国玉玺自然要回到皇帝手中,而不能儿戏般交由年幼的公主保管。
    &emsp;&emsp;但现在传国玉玺从司宝局中消失了。
    &emsp;&emsp;“父亲。”她轻声道,“传国玺或许在公主手中。”
    &emsp;&emsp;皇贵妃话音刚刚落下,极其嘈杂纷乱的足音从殿外传来,惶急的声音响起:“丞相,出事了!”
    &emsp;&emsp;伴随着这道声音,一个身影扑进殿门,正是方才领命前去凤仪宫寻找衡阳公主的禁卫之一。
    &emsp;&emsp;他的脸颊上沾了一道黑灰,看上去有些可笑:“凤仪宫中起火,已经进不去了!”
    &emsp;&emsp;白丞相微垂的眼猛然睁开,眼底精光如电,直刺向那名禁卫:“怎么回事!”
    &emsp;&emsp;大火从凤仪宫宫墙内蔓延而出,热浪席卷,凤仪宫外远处的花草都蜷缩起来,泛起了枯干的颜色。
    &emsp;&emsp;靠近宫墙,甚至能听到砖石在火中崩裂的声音。
    &emsp;&emsp;火舌朝着天空尽情伸展,宫墙和凤仪宫中目光所能及的一切景象落在眼底,都开始扭曲变形。
    &emsp;&emsp;禁卫们接力将一桶又一桶水运来,却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浇灭火势。
    &emsp;&emsp;白丞相亲自来到了凤仪宫前。
    &emsp;&emsp;禁卫统领望着被烈焰吞没的凤仪宫,面色凝重道:“这火起的诡异,起初来到凤仪宫前时,宫墙内已经着了火,还没有这么大,能看见衡阳公主带着侍从站在楼上,末将立刻命人进去救火,岂料还没来得及翻越宫墙,那火势陡然变大,连宫墙也一并卷了进去。”
    &emsp;&emsp;禁卫统领自己是武功高手,宫墙虽高,别人无法进去,但他自己艺高人胆大,本拟凭借轻功翻墙而入,比破开宫门更快。岂料火势太过诡异,转瞬间吞没宫墙。
    &emsp;&emsp;禁卫统领只是武功精妙,并非水火不侵,险些被火燎到衣衫,仓皇退回,连忙派人禀报白丞相。
    &emsp;&emsp;他说到此处,忽然低下声音,有些不安道:“火势骤然变大,但一时还没烧到楼台高处,末将隔着火焰,听见衡阳公主说了句话,然后便投入火中了。”
    &emsp;&emsp;白丞相面无表情道:“说了什么?”
    &emsp;&emsp;禁卫统领嘴唇颤动,有些不安。
    &emsp;&emsp;白丞相道:“说。”
    &emsp;&emsp;禁卫统领于是低声道:“得国不正者,天下共击之。”
    &emsp;&emsp;一旁,白丞相的亲信心中一跳,生出满背淋漓的冷汗。
    &emsp;&emsp;白丞相面色喜怒难辨,淡淡道:“是么?”
    &emsp;&emsp;他只说了这么一句似是而非的话,而后道:“令人封锁皇城、京城周边,城门紧闭,擅出则死,令京郊营分出一半人手,日夜在京城内外搜寻。”
    &emsp;&emsp;随之而来的皇贵妃望着熊熊燃烧的大火,身形不易察觉地一晃。
    &emsp;&emsp;她勉强压住声音中的惊骇与颤抖:“父亲是防着衡阳公主逃走吗?”
    &emsp;&emsp;白丞相并未直接回答,只是淡淡道:“谁知道呢?”
    &emsp;&emsp;.
    &emsp;&emsp;一辆马车行驶在偏僻的街道上。
    &emsp;&emsp;京城大道上空空荡荡,几乎没有人烟,人们已经四散奔逃而去,唯有时不时疾驰而过的骑兵越过,留下雷霆般的马蹄声与震颤的大地。
    &emsp;&emsp;这种时刻,很少有人会留意到,在偏僻的街巷中,有一辆马车还在如常行驶,不疾不徐。
    &emsp;&emsp;那辆马车停在了一间商铺的后门处。
    &emsp;&emsp;这间商铺的生意很好,数年来扩张多次,买下了前后左右许多房屋打通,前门处每日生意兴隆,客似云来;后门所在的巷子却十分偏僻,空空荡荡,道路狭窄,显得逼仄阴暗。
    &emsp;&emsp;马车的帘子掀开了。
    &emsp;&emsp;景昀从车中走了下来。
    &emsp;&emsp;于是整条阴暗的小巷,都仿佛被照亮了。
    &emsp;&emsp;她身着宫裙,琳琅华美,冰雪般的面容稚气未褪,却如同日光般夺目耀眼。
    &emsp;&emsp;&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emsp;&emsp;&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被同桌爆炒数次后终于黑化了(追妻火葬场) 赌 (校园,1V1) 师尊每天都在勾引徒弟(1v1) 很乖(1V1 高H)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锋入(糙汉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