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完美书屋 > 道祖的咸鱼情缘[洪荒] > 道祖的咸鱼情缘[洪荒] 第128节

道祖的咸鱼情缘[洪荒] 第128节

    <h1>道祖的咸鱼情缘[洪荒] 第128节</h1>
    &emsp;&emsp;正当商音不死心,还想让鸿钧凝出他跟脚的样子看看时,前段时间被鸿钧送出去的金箍棒穿过空间的壁垒,回到了鸿钧的手心。
    &emsp;&emsp;鸿钧用神识查看了一番,并不意外结果,而后将金箍棒放在商音手中。
    &emsp;&emsp;“人族那边还需要去一趟。”
    &emsp;&emsp;商音掐指一算,道:“等等吧,两百年后,或许会有人皇出世。”
    &emsp;&emsp;人族的气运如今并不在圣人与鸿蒙意识的掌控之中,当初如来将悟空压在五指山下,只说五百年后,这五百年倒也并非一定要满年岁,而是在等人族的人皇再度出现。
    &emsp;&emsp;唯有人皇授意,人族的气运才能有所承载,等候许久的漫天仙佛才能真正开启西游量劫。
    &emsp;&emsp;第90章 晋江独家发表
    &emsp;&emsp;人间界乱世持续的时间远比漫天仙佛预料的时间要长。
    &emsp;&emsp;在经历五胡乱华,南北朝混乱之后,终起一朝,名号“隋”,乱世始有安定之相。
    &emsp;&emsp;然盛极而衰,隋仅立两朝便颓,短短38年的时间根本无法聚拢人族气运于国运,人皇亦始终未出,人间界再乱。
    &emsp;&emsp;至此,人间界战乱近700年,人族气运大颓,几近衰靡。
    &emsp;&emsp;618年,隋国运亡尽,人间界再立新朝,废隋苛政,攘外安内,一统华夏。
    &emsp;&emsp;名号,“唐”。
    &emsp;&emsp;唐朝建立,人族得以休养生息,暂缓其气运衰退之相。
    &emsp;&emsp;但人族气运衰颓太过,急需一位人皇扛起人族气运,镇压新朝国运。大势所趋之下,人族气运分落李氏血脉,人皇之争酝酿待发。
    &emsp;&emsp;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击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迫使高祖禅让帝位。
    &emsp;&emsp;同年,李世民登基为帝,人族气运收束于唐朝国运。
    &emsp;&emsp;人皇终立。
    &emsp;&emsp;贞观初年
    &emsp;&emsp;长安·东宫
    &emsp;&emsp;李世民继位后,因权利交替得并不算顺利,太上皇李渊虽禅让帝位,却不肯搬出太极宫。
    &emsp;&emsp;碍于孝字当头,再加之李世民争夺皇位时的手段已被天下野心之徒多做文章,李世民只得屈居于东宫批阅奏折,处理事务。
    &emsp;&emsp;是夜,风急雨骤,打在瓦片砖块之上的声音万分急促。
    &emsp;&emsp;殿中的烛火被从缝隙中掠入的风吹动,被无限放大笼罩在殿内的影子不安地晃动着。
    &emsp;&emsp;伏案批阅奏折的李世民朱笔停顿,侧头看向案头闪动着幽光的夜明珠,不知为何,忽而想到一则民间口口相传上千年的传说故事。
    &emsp;&emsp;他不由笑了下。
    &emsp;&emsp;未满而立的年轻帝王抬手轻挥,无声静候在侧的内臣躬身行礼,缓缓退下。
    &emsp;&emsp;李世民放下手中朱笔,起身缓步至窗边。
    &emsp;&emsp;若商王帝辛当真经历过那样传奇的争斗,想必传说中那个帝王与仙者对坐交谈的雨夜,也是这般的惊雷阵阵,声响轰鸣罢。
    &emsp;&emsp;想到帝辛在位时的西岐与诸侯皆反,却硬生生被这位帝王扭转乾坤,以雷霆手段镇压,李世民袖中的手缓缓收紧,对如今朝野内外言他得位不正的传言越发不屑。
    &emsp;&emsp;得位不正?
    &emsp;&emsp;何为正?
    &emsp;&emsp;成者生,败者死。
    &emsp;&emsp;这天下,本就是有能者居之。
    &emsp;&emsp;想到自己一手策划的“天降预言”,李世民心中并无半分对仙神佛陀的敬畏。
    &emsp;&emsp;殿外大雨,殿内多少显得有些沉闷,李世民抬手欲推窗,便听得身后传来脚步声。
    &emsp;&emsp;很轻,只有几步,却似凭空而出,十分突兀。
    &emsp;&emsp;帝王的眼神瞬间杀气凛然,右手按在腰间长剑剑柄之上,手指缓缓收紧,青筋凸显。
    &emsp;&emsp;纵然登基之后李世民对外脾性温和有礼,手段柔和许多,但他从不是什么文人模样,而是打下大唐半壁江山,踏着血和兵戈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的铁血帝王。
    &emsp;&emsp;女子的身形在烛光中缓缓显露,墨发青衫,眉间一点殷红色。
    &emsp;&emsp;被侵入这样近的距离,这位武艺强悍的帝王却并没有察觉到半分异样。
    &emsp;&emsp;“轰隆——”
    &emsp;&emsp;惊天动地的雷鸣声震响,电光划过天际,黑沉沉一片的一座座宫殿像是被唤醒。
    &emsp;&emsp;屋脊之上的瑞兽显露出狰狞的影子,蹲坐在冰冷孤寂的长阶前,注视着殿内窗前无声对峙的两人。
    &emsp;&emsp;时隔千年,商音看到了人族乱世之后终于迎来的人皇。
    &emsp;&emsp;唐皇,李世民。
    &emsp;&emsp;他的五官和帝辛一样,带着锋利的锐气和野心,目光深邃。
    &emsp;&emsp;但与帝辛散漫之中的傲然不屈不同,面前的这位帝王,年轻的眉眼沉淀出隐忍之智,沉着稳健,坚毅果决。
    &emsp;&emsp;他是一个绝不会被外界动摇的帝王。
    &emsp;&emsp;商音脑中心念急转,正在思考该如何开口时,面前的帝王却表情颇有些微妙古怪道:“阁下……莫非是商音尊者当面?”
    &emsp;&emsp;商音一愣。
    &emsp;&emsp;“商王帝辛在位之时,仙人于凡世横行无阻,肆意插手凡人命运,挑拨人族内乱。如今人族乱世才歇,诸天仙者……这么快便坐不住了吗?”
    &emsp;&emsp;李世民尾音微微上扬,似是觉得有些滑稽,又好似拖着些许讽意。
    &emsp;&emsp;商音敛眸,手指于袖中掐指轻算,这才发现端倪。
    &emsp;&emsp;当初帝辛寿命将尽之时,她曾去商王宫相迎。
    &emsp;&emsp;那时在帝辛的套话之下,她曾说出过人族在商朝灭亡之后,尚有劫难未过,此后会有另一位人皇应劫。
    &emsp;&emsp;当时帝辛并没有说什么,反而表现出浑不在意的放松姿态,却在商音离开,将时间留给他亲眷之时,嘱咐其子武庚将“人皇仙者夜雨论人劫”的传说散播了出去。
    &emsp;&emsp;商朝民风开放,百姓对西周反叛,殷商出兵镇压之战并无避讳,甚至封神之战的真相与细节也任由百姓议论揣度。
    &emsp;&emsp;人皇帝辛,尊者商音,雨夜定乾坤。
    &emsp;&emsp;这番有关人族气运论的传说,在商王帝辛驾崩后,更加被百姓竞相传颂。
    &emsp;&emsp;此后,商朝虽倒,人族却不灭。
    &emsp;&emsp;代代相传,口口流转,竟真的传入了相隔千年的应劫人皇耳中。
    &emsp;&emsp;商音是真没想到帝辛还有这一出,嘴角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抽。
    &emsp;&emsp;殿外电光雷鸣不歇,暴雨如鞭。
    &emsp;&emsp;殿内的帝王回过身,面对商音,身后窗间瑞兽映出的狰狞兽影露出尖锐的獠牙。
    &emsp;&emsp;帝王手臂微抬,收拢了方才一瞬间流露的讽意,语气温和有礼,唇角含笑:“尊者雨夜前来,想必有要事相谈。”
    &emsp;&emsp;“请。”
    &emsp;&emsp;第91章 晋江独家发表
    &emsp;&emsp;李世民和帝辛不是一个风格的帝王。
    &emsp;&emsp;在看着身边的内侍宫女鱼贯而入又缓缓退出,而两人桌案之上摆满了有用没用反正一堆的瓜果佳酿茶水点心后,商音再度确定了这一点。
    &emsp;&emsp;来之前,商音了解过李世民这位人皇。
    &emsp;&emsp;同样是征战沙场的军权帝王,唐皇李世民却和年少继位,颇受贵族裹挟的商王帝辛不同,李世民虽非唐朝的开国皇帝,却是乱世中平定唐朝半壁江山的皇帝。
    &emsp;&emsp;他的皇位,并非父死子继,而是他提着染血的长剑,一步步踏上金殿玉阶从父兄手中夺来的。
    &emsp;&emsp;但如今的唐朝却早已非昔年商朝。
    &emsp;&emsp;百姓开智,思想开放,人们读书明智之后紧接而来的便是引导与教化的艰难,以及世家比起曾经的贵族更是难以撼动。
    &emsp;&emsp;换言之,唐朝已经不再是那个,平民与奴隶盲目追捧相信王族贵族的时代,如今的人间界,凡人之间的阶级不再变得那般无法逾越,乱世之中更是如此。
    &emsp;&emsp;自然,皇权的巩固比起愚民居多的商朝更为困难。
    &emsp;&emsp;商音注意到已经接二连三入殿奉茶倒酒的内侍宫女,能明显感觉得到他们投过来的目光,顿时,福至心灵。
    &emsp;&emsp;她抬手轻点,无形的灵力制止了内侍的靠近,微微一笑:“不必。”
    &emsp;&emsp;那内侍被定在原地好一阵才恢复行动,眼中面上的惊骇难以掩饰,双手抖如筛糠。
    &emsp;&emsp;李世民见状,眸中闪过一丝满意,温声道:“宫人无状,冒犯尊者,还望尊者见谅。”
    &emsp;&emsp;商音端正仪态,垂眸淡笑,一派出尘:“无妨。”
    &emsp;&emsp;帝辛当初选择与她密谈,是因为阐教截教弟子已然参与进商周之争,商音的存在隐没在截教之后更为有利。
    &emsp;&emsp;但如今的李世民……却是很需要一个能震撼逼退天下别有野心者的“祥瑞”。
    &emsp;&emsp;再如何伪造的祥瑞,都不如“殷商仙者再现,雨夜拜访唐皇李世民”来得更为震撼。
    &emsp;&emsp;所以李世民才会大开殿门,让那些背后站着各种势力的探子入殿。
    &emsp;&emsp;让他们,亲眼见证这份祥瑞传奇。
    &emsp;&emsp;商音自己倒了一杯酒,抬眸看向同样坐在桌案后的李世民,笑容浅淡:“不知陛下,对道佛二者有何见解?”
    &emsp;&emsp;李世民面上神情一顿,抬手示意殿内所有内侍宫女退下。
    &emsp;&emsp;不多时,偌大的东宫正殿中只剩对坐的仙者与人皇。
    &emsp;&emsp;唐朝之前尚有隋朝,当时正值乱世,一来隋文帝本人信奉佛教,二来当时才刚刚统一的隋朝需宗教信仰聚拢民心,稳定政治。
    &emsp;&emsp;故而,隋文帝开始大力恢复与发展在人间界乱世之中一度凋敝的佛教。
    &emsp;&emsp;等到唐朝建立,李渊登基后才发现,佛教在百姓之中的影响已经太过,当时更是又不少僧人以此逃避赋役,且佛教与隋朝的关联也过于紧密,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后,李渊便开始大力扶持道教。
    &emsp;&emsp;更是在听闻羊角山上有太上老君显灵,建了老君庙不说,还顺势奉老子为李家“先祖”,以道教才为华夏正统之名,顺理成章开始扶持道教兴盛。
    &emsp;&emsp;短短时间内,李世民心中心思几转,而后圆滑回答:“『老教,孔教,此土元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老先,次孔,末后释宗』1,此为父皇亲诏,朕自不可改。”
    &emsp;&emsp;&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emsp;&emsp;&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被同桌爆炒数次后终于黑化了(追妻火葬场) 师尊每天都在勾引徒弟(1v1) 赌 (校园,1V1) 很乖(1V1 高H) 膝盖之上(Over the knee) 锋入(糙汉1v1)